甘肃中草药闯市场必须打破农耕藩篱

   1970-01-01 健康生态场健康生态场160

  定西被称为中国的药材之乡,因为药材量大质高而誉满华人世界。昨天甘肃省卫生厅厅长刘维忠通过他的实名认证微博发了一条关于渭源积压大量中药材的信息,内容如下:“渭源县莲峰镇选道村和元明村积压黄芪,大黄,防风各300多吨,丹参200多吨。黄芪每斤10元,大黄每斤3元,防风每斤17元,丹参每斤7元。请大家转发帮农民一把。”我们能理解厅长大人的一片悯农之心。但这也恰恰暴露出了药材之乡存在的问题,资源相对富集的定西通渭出现中草药滞销、积压,说明了一点,药材之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窃以为药材之乡不应该是资源的“药材之乡”而应是产业的“药材之乡”。

  就全国而言,甘肃种植中草药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也有长期种植中草药的传统。根据测算,甘肃省有药用植物、动物、矿物资源1600种左右,有276种药材被列入全国重点品种。其中当归占到全国产量的95%,黄(红)芪、党参、大黄、甘草也占到全国相当大的份额。最新的官方数据显示,今年全省中药材种植约270万亩,位居全国第一,预计产量能突破60万吨。如此庞大的资源被称之为资源大省当之无愧,但这并没有带来与之匹配的财富,产值仅排在全国二十几位。如此大的落差,让资源大省这个名头黯然失色。说白了甘肃仍然处于全国中医药产业链的末端,虽然也有像佛慈这样的上市中药企业,但仍然呈现出工业总量偏小、专业化程度不高、研发创新不足、产品品系单一;种值传统产能低下、流通、信息渠道不畅,综合竞争力不高。甘肃把增值部分全部拱手让人。

  从客观讲,甘肃中草药的确有着巨大的市场空间,但生产者药农和消费者之间是断裂的,再好的中药材如果不能进入流通领域变成真金白银,那也是堆在墙角的柴草。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甘肃的大部分药农,仍然沿用农耕社会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种植生产方式,单个的药农无法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虽然有陇药这样一个大牌子,但这是空泛的一个大概念,没有可量化标准和明显的地理标识,更无具体品牌。这并不能解决种植、销售、增收的难题。

  市场,对于药农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但药农必须要补上这重要一课,这是一个异常痛苦的过程。农民要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大生产和工业化的要求,那首先要改变传统的种植模式,必须组织起来,成立公司性质的专业合作社,走集约化、专业化、规模化之路,通过公司和集体的力量闯市场。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政府职能部门引导、组织、扶持。

  药农不能再像以前一样,从种到收到售都由自己来完成,成立公司性质的专业合作社以后,首先要将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统一种植形成规模。从种子的供应、育苗种植、田间管理、采摘收割、市场营销等各个环节都必须有专业的分工有专门的人来做,和传统农耕彻底决裂。中草药唯有产业化才能有效地保证药材的质量安全,大幅提高经济效益,更好地推进新产品开发,开拓市场,提高竞争能力。实行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种植经营,制定产品标准,加快地理标志认定,才有可能将资源的优势发挥出来。在这个背景下才能创立“陇药”旗下的具体品牌,才能和大的经销商、药企讨价还价。这仅仅是第一步。

  另外,甘肃一直强调资源优势,过度依赖资源优势,这一思维定式让甘肃中草药一直陷于卖原料的窠臼中。丰富的中草药资源因为没有形成产业链条,不能就地消化、增值,为地方经济和药农增收做出的贡献也非常有限。有数据显示,甘肃的中草药资源占全国的20%,但在省内被消化利用的还不到5%,大量的中草药仍然以原材料的方式被廉价地运出甘肃。在全球视野下,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现在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甘肃中草药的资源优势,应该集中资金、人才、科研、项目,培育更多龙头企业,扩大医药工业总量,把重心放在精深加工和全产业链经营上,将原材料变成有体系的药品、保健品、功能饮料等高端产品,将竞争优势放在产业链的顶端,这才是甘肃中草药彻底突围的必由之路。

  从资源的“药材之乡”到产业的“药材之乡”,取决于甘肃中医药战略思维的调整。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商务合作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养生联盟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鲁ICP备130211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