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州:药文化带动“药都”经济 提升文化软实力

   1970-01-01 健康生态场健康生态场200

  12月27日,禹州市青山药业有限公司热闹非凡,82岁的老药工朱清山正在表演被文化部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禹州中药炮制技艺”。作为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朱清山老人曾多次登台表演,向世人展示禹州悠久的中医药文化。

  中医药文化是禹州靓丽的对外名片,而中医药产业则是禹州的特色产业。为了提升文化软实力并带动产业发展硬实力,禹州市经过多方努力,探索出了一条符合禹州实际的科学发展之路。

  采取多种措施,努力打造中医药文化名片。以始建于清朝道光年间、有百余年药业交易历史的怀帮会馆为主体,投资3亿元建设中医药文化博物馆;排演了大型现代豫剧《仁昌药号》,展现了禹州中药材种植、采集和加工的悠久历史;与省农业厅共同建成了全国最大的集教学、实验、科研、科普、旅游接待于一体、占地3200亩的多功能药用植物园等。

  在打好文化牌的同时,禹州市积极发展中医药经济,加大对中医药产业的扶持力度。2012年,禹州市中药材种植面积已达40万亩,中药材种植业产值达7亿元。2009年,该市在产业集聚区建成了中医药产业园,还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积极引进全国中医药企业入驻。截至今年9月底,入驻中医药产业园的企业已达38家,年就地转化中药材30万吨,年销售额达20亿元。

  随着中医药产业规模越做越大,产业链条也在不断拉长。如森源本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药有效成分提取技术,为建设全国最大的芳香类药用中药材种植基地和植物精油提取基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占地467亩,投资3.8亿元,设计年流通量100亿元的华中医药物流中心,建成后将成为中原地区最大的医药物流中心;与九州通集团合作建设的国家级中药GAP生态农业旅游综合开发示范区——神农百草园,将成为全国首个“生态型”医药产业综合体。

  “党的十八大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原经济区规划中,其中的一项战略定位就是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这也是党的十八大精神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具体体现。作为药王文化、大禹文化、钧瓷文化历史悠久的禹州,将把历史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发展优势,开拓创新,主动求变,努力使禹州的文化产业和中医药产业再上一个新台阶。”谈及文化产业和中医药产业发展,禹州市委书记王宏伟说。(河南日报)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商务合作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养生联盟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鲁ICP备130211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