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资源保护和开发,是中药产业一个绕不开的难题,但各个地方省份,仍在根据自己的资源实际,做出一些有益的探索。近日,云南省药物研究所主持的“低纬高原地区天然药物资源野外调查与研究开发”项目公布了调研成果。该项目组通过长期调查研究,在当地发现了451种新的药用植物资源。该所所长朱兆云称,这一项目为云南中医药资源的保护开发、创新研究创造了重要条件。
此外,一些地方也在加强对药用植物科研。最近,广东从化就召开了粤港台三地高校共建“植物学与天然植物药教学科研实践基地”首届研讨会,会上各方专家对岭南中医药的资源利用、产业化路径作了进一步探讨。
保护与利用
实际上,对药材资源的掌控与保护,一直在全国各地进行着。2011年11月,我国在云南、新疆等省份开始试点,进行第四次中药材资源普查工作。去年,普查工作已在试点以外省份展开。
在进行资源统计的同时,部分地区还采取了相关的保护措施。去年底,山西省决定建立面积为100万亩的野生中药材资源保护区。据该省农业厅介绍,这一保护区将覆盖山西南北20多个县(市、区),按照药材主产地建立7个野生中药材资源保护片区,在安泽、沁水、垣曲、阳城4县建立连翘野生资源保护区,在方山、离石、临县、神池、石楼5县(区)建立甘草野生资源保护区。
在保护资源的同时如何充分利用资源,也已经成为中药产业链上下各成员共同关心的话题。目前,药材产销主要采取的是“公司+合作社+农户”以及“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专家表示,“现在业内常说要实现药材产业化,但对于一些本来就稀缺的药用植物品种来说并不实际,本来这些药材的产量就低,产业化根本就无从谈起。”而对于普通药材的种植,要让其产量和质量满足市场需求,就是要想办法提高农户种植积极性。
产业链效应
可与资源紧缺相对的,则是中药产业良好的增长形势。据工信部去年前三季度的统计显示,我国医药工业总产值1.296万亿元,同比增长20.2%,其中中成药产值达2882亿元,同比增长20.8%;饮片产值692亿元,同比增长27.1%。
在这一背景下,金融投资机构闻风而动,在不久前召开的中国国际中药与植物药博览会上,就首次吸引到了不少专业投融资机构、金融机构的参与。
与此同时,企业方面也各有应对。为了降低药材资源短缺所带来的高成本,部分企业开始自己投资进行药材种植。据悉,江中药业已开始种植太子参,昆明制药和云南白药种植三七,益盛药业则种植了人参。将产业链最前端纳入掌握之中,对于这些企业来说,可以降低成本,便于管理运筹。
可对于那些濒临灭绝的珍稀药用资源,减少使用可能是另一个更为直接的途径。去年底,国家药典委员会副秘书长周福成就提到,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制定促进濒危药用资源可替代药材发展的相关政策。
虫草“定位”
在名贵中药材市场,虫草的资源利用则一直牵动人心。在冬虫夏草的主要产区青海、四川等地,冬虫夏草的地方标准及信息统计工作,都在进行中。近日,青海省制定的《青海省冬虫夏草资源地理信息系统》通过专家验收,该信息系统对该省的冬虫夏草资源分布区域、分布面积、采集量等基本情况进行了摸底。同时,青海相关企业也在与当地的科技部门开展合作,完成了冬虫夏草资源高效利用的相关项目。
而在去年,西藏那曲就发布了《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西藏那曲冬虫夏草》,为那曲冬虫夏草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申报工作提供了依据。
业内人士认为,这些地理信息的统计,在一定程度上,将有助于虫草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也能为虫草地方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
(医药经济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