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一位中药“非遗”传人的坚守与传承

   1970-01-01 健康生态场健康生态场70

   “做中药是个良心买卖,增一味少一味,多一分少一分,制药时没有人看得见。但是按祖训说,不凭良心做药,会遭天谴的。”58岁的柳惠武说,不管到什么时候,做中药都得货真价实,不能丢了老祖宗定下的规矩。

       柳惠武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龟龄集和定坤丹制作技艺的传承人,家住晋商故里山西省太谷县。清代,这两个中药品牌因药效良好,随晋商扩张而驰名海内外。

       柳惠武生于中药世家,父亲是有400多年历史的老字号中药店广誉远的一名资深药师,他自己也一生服务于广誉远。在父亲的教导下,加之从小耳濡目染,柳惠武学得中药制药技艺,领悟了中药药师应坚守的道德原则。

       “中药的选料和炮制都有严格的要求,药师必须精心用料、严守工序,制药的工具可以改变,但工艺却不能变。”柳惠武说,中药的制作工艺是古人经过长期实践总结出来的,如法制作,才能让药性发挥到最好。

       柳惠武制作龟龄集时要用28味药材,每种药材需经不同辅料逐一炮制。全部工艺分为30道大工艺,99到小工艺,整套工艺流程分类繁琐,制作要求极为严格,仅升炼一个工序就要17天之久。有一味药传统上要求九蒸九晒,柳惠武坚持不改,仍用古法炮制。

       “做中药需心怀仁德,以良心自律,用诚心制药,以敬畏心对待产品,用同情心看待患者,不管炮制什么药,都是该炒的必炒,该蒸的必蒸,该炙的必炙,该晒得必晒,该夜露的必夜露,决不能偷工减料,决不能苟且马虎。”柳惠武说。正因为此,他在收授徒弟、传承技艺时要求很高。

       道德品质好是柳惠武选徒弟的首要标准。柳惠武说,做药先做人,做得好人才能做得好药,老实本分、热心、有责任心是做中药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中药学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柳惠武认为学中药最好能有扎实的传统文化功底。他说:“现代的年轻人思路灵活,领悟得快,但是传统的东西懂得太少,基础打得不够牢靠。如果能把基础夯实,再借助电脑与各地专家交流学习,成就会超过前人。”

       “中医药具有独特的功能和魅力,作为即将退休的老药工,我有义务把手上流传的中药制药技艺传给下一代,更有责任把中药药师应坚守的道德原则传承好。”柳惠武说。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商务合作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养生联盟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鲁ICP备130211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