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羌县因红枣声名远扬,红枣因若羌县身价倍增。近年来,“枣业富民”是若羌县发展中的一大法宝,2012年,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达到两万元以上,增幅连年位居西部十二省区市之首。作为“中国最优红枣之乡”,今后怎样进一步做强做精红枣产业?作为全疆农牧民年人均收入较高的县,今后怎样来拓展农牧民更大的增收空间?在“枣业富民”的发展战略中,“红枣大县”若羌县面临着不少新课题。怎样来破解这些新课题?记者近日专访了若羌县委书记郝建民。
红枣走向全国市场
记者:若羌县怎样通过红枣产业让农民致富,近两年枣农受益程度如何?
郝建民:这两年,若羌县的生产总值,基本上是按两位数以上、接近三位数的幅度增长。县财政收入,每年按翻一番的速度在增长。2011年,若羌县生产总值已经达到38亿元,财政收入达到5.1亿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7万元,在西部12个省区市排在前列。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枣业富民、矿业强县、生态立县、文化塑县”的发展战略。我们围绕农民增收这个核心,把红枣产业做强做精,不去从量的扩张上下功夫,而是从红枣的品质、品牌营销上下功夫。在红枣保品质方面,我们在病虫害防治、有机肥使用和农民技术培训上做了大量工作。
在做大红枣产业上,我们通过走基地建设、龙头牵引、科技支撑和品牌经销的发展之路,推进了产业化进程,打造了“楼兰”等优质品牌。此外,我们还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农展会,把若羌的红枣推向全国市场。
产业发展创新理念
记者:若羌县境内大部分区域为沙漠,干旱缺水制约着红枣产业规模的扩大,红枣产业要想更上一层楼,该从哪些方面找突破口?
郝建民:在农牧业现代化进程中,我们坚持红枣产业的发展地位不动摇,通过提升品质、打造品牌的道路,继续使红枣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在红枣产业发展过程中,我们是以工业化发展理念来促进这个产业健康发展的。具体做法为:一是加快基地建设,把全县20多万亩红枣基地打造成绿色有机的特色林果基地;二是加快龙头企业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带动农民参与销售;三是加快推进品牌市场的营销,积极参与各类农产品交易会,把若羌红枣推向全国、推向世界;四是加大科技支撑力度,用高科技水平对红枣进行深加工,推进其成为高附加值产品。
如今,我们已经在红枣的多糖、膳食纤维和加锌过程中取得了实效,原来单一的红枣产品已经走向多元化。那些商品率不高、价格相对较低的红枣,作为产品原料,附加值得到了明显提升。同时,若羌县要打造新疆红枣的检验、加工、物流集散地,我们用“中国最优红枣”的品牌和品质,吸引全疆乃至全国的红枣商和枣业企业来若羌进行交易加工。为了防止单一产业可能会对农民持续增收造成的影响,若羌县居安思危,在农民致富增收上进行积极引导,比如通过加快推进农区畜牧业、设施农业、劳动力转移等方式,促农牧民持续增收。
满足农民文化需求
记者:若羌县不少农民致富后,在县城买房居住。那么,政府是怎样引导农民转变“小富即安”的观念,进而去追求高品质的生活?
郝建民:这两年,若羌县农民对红枣的看法,已经超出了对农产品的概念,也就是说,农民对红枣的感情已经到了非常深的地步。如果县里不举办红枣节,农民会提出来自己举办,实际上红枣本身代表了农民生产生活中的一种文化,农民称它们“摇钱树”或“致富树”。但是,我们也发现,农民致富后,文化生活仍然单调,这对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挑战。所以,我们这几年不断开展文化活动,除了“百日广场文化活动”,还有民间艺人组成的舞狮队、豫剧队等群众演出队伍,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和传承。通过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来充实农民的精神思想,满足农民不断提升的文化需求。
农民在短短几年里,年人均纯收入从三四千元增长到一两万元,增收速度太快让他们的消费观念、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农民有了钱之后,想追求一种更高层次的生活,但一些农民因为对消费的认识不到位,造成了买车建房、请客吃饭、婚丧嫁娶,事事都讲排场、讲攀比。为此,我们通过一些制度和宣传教育,帮他们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比如弘扬农民身边的勤劳致富典型,开展“三进农户”、“五进农户”等活动,引导农民追求高品质的生活。同时,加大科技之冬培训力度,从农业技术到党的十八大精神,再到人的仪表穿着、行为规范,把所有和人的发展有关系的内容,全部融入到科技之冬。2013年,我们将实行一个全民素质工程,要建一个能容纳2000多人的职工培训中心,县财政拿钱分批进行全民培养,提高农民的文化素养。
通过交流开拓眼界
记者:若羌县“红枣大县”的地位奠定后,不乏到此“取经”的外地农民,若羌县农民是否也以走出去的方式,来开拓视野、提高技术?
郝建民:每年,我们都要接待很多其他县市来学习的干部和农民,这是好事,因为人家也有人家的先进做法,大家把各自的做法一讲,是一种交流和碰撞。技术和文化都需要交流,所以,我们的乡镇干部,建起了几公里长的“文化墙”,农民需要了解的内容,用维语和汉语鲜明地展现出来。我们希望农民每年都要走出去学习,乡镇组织农民到南北疆发展比较好的一些地方去开阔眼界、增长见识,甚至组织农民走到沿海发达地区。这对农民是很大的触动,很多农民回来后说,有钱了也不能天天闲着晒太阳,我们这个县城应该建得更好,我们的生活水平应该更高。
2012年,全县有几十名农民到内地沿海一带学习,县里给外出学习者一点补贴。我们建立这样的机制,是为了让现代文化渗透进农民的观念。(石速 丹江水)
来源:亚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