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秀山溶溪镇,吴家成正在他带头发展起来的皂荚地里忙活。3年前,他做了一个决定,关掉经营的锰矿场,从事绿色产业,由“黑”转“绿”,成为投资生态林业、发展皂荚种植产业的带头人。
吴家成产业方向的变化,成为秀山转型的一个缩影。
秀山曾经有大小锰矿企业300多家,目前只剩下5家。而通过在石漠化严重的区域栽种皂荚、红椿等中药材原材料的布局,让这个曾经以锰矿闻名遐迩的“锰都”,依托发展特色效益农业、绿色加工业等方式,向“药都”转变。
当年开矿
年入百万 心里却不踏实
秀山锰矿资源丰富,为了赚快钱,吴家成从1993年开始,在溶溪镇高楼村做起了锰矿生意。
那是他事业的第一桶金,“我的矿场一年产锰矿大约2万吨左右,价格最高时,每吨锰矿能卖到1200元。”吴家成说,那时一年至少有一两百万的收益。
但吴家成清楚地看着林地变成荒坡。“为了锰矿运输,当地原本闭塞的交通逐步铺开公路。锰矿开采,井下需要树干做支架,山上的树那几年也被砍得很厉害。”
看着原始森林被活生生地“剃了光头”,吴家成对锰业破坏环境的后果有着清醒的认识:“连稻田的灌溉水都是黑色的。”
作为土生土长的秀山人,吴家成虽然自己的腰包鼓了,但是环境的破坏让他心里很不踏实。
投身林业
锰矿主变身皂荚林场主
2011年,秀山县开始对县内的锰矿企业进行整治。此时,吴家成也意识到,锰矿作为一种资源型产业,已经面临资源枯竭的威胁。
“转行是迟早的事情。”就在那年,吴家成的事业来了个大逆转,他成立了禾才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开始做起生态林产业,主要种植皂荚。
为什么选皂荚?吴家成介绍,林业局对当地生态进行过调研,发现全县较为严重的采空区、石漠化区域就有300多平方公里。这些地方根本不适合生长庄稼,而种植皂荚成活率高,皂荚刺可做药用,皂荚果实和种子富含营养物质,是医药、食品、洗涤品、饮料、保健品等行业的天然绿色原料,附加值很高,经济效益可观。
为此,吴家成投资1400多万,国家林业局扶持了1000多万,投入皂荚种植,“因为皂荚树的生长周期长,前5年都是投入期,虽然我种了2万亩皂荚,但要2016年才能看到效益。”
“也没什么,这几年苦过来就行了,我是秀山本地人,现在做绿色工程,心里也踏实。”老吴算了一笔账,“皂荚树的皂刺120-150元一公斤,经济效益很高。”吴家成表示,一亩地有皂荚树110株,一亩地最低的收益也能维持在1.3万元。
不忘本
还带着村民一起致富
老吴不是一个人赚钱,他还带着乡亲们增收。以溶溪镇为例,吴家成种植皂荚的土地若属于村民,村民土地入股获利占50%,最高收益近十万元。有的除了拿土地使用和生产后的入股获利外,凡在皂荚林务工的,一个月也有1000多元的工资。
吴家成说,待到皂荚成熟,按一亩皂角最低收益1.3万元计算,刨除成本,村民获得的纯收入能达到4550元。
72岁的张定邦被吴家成雇来看守皂荚林、组织劳动力,他由此获得20%的股份收益。管理700多亩地的张定邦老汉,等到皂荚林产生收益,按每亩1500元来算,他就能得到9万多的收益。这个数字,对他来说,是相当可观的,他之前种地,每年不过一两千元的收入。
“已经有山东的药皂厂要我们在盛产期来到时供货了,我还想今后发展皂荚洗护产品。”老吴相信,虽然比起锰矿,皂荚投资大、回报周期长,但从长远来看,他很有信心。吴家成说,下一步他计划打造皂荚加工基地,建成全国最大的皂荚林场。
今年秀山新型农业
贡献超过传统工业
秀山县在全市五大功能区域的划分中,被定位为生态保护发展区。对此,县委书记代小红认为,这是发展方向的改变,是保护的发展,特别是要发展新型生态农业。
对于采空区和石漠化的治理,秀山通过考察研究,决定栽种皂荚、油桐、红椿等适合环境特色的树种,既对生态进行保护,治理石漠化,还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一棵红椿树成熟后的价值就在3000多元”。
在石漠化区域,栽种的皂荚达2万亩,六年后成林,每亩产值可达1万元以上。截至今年上半年,秀山共治理石漠化面积23.5万亩。
据介绍,今年秀山县经济发展数据中,40个亿来自传统工业,80个亿来自新型农业,新型农业对经济的贡献已超过传统工业。
代小红介绍,秀山有着一脚踏三省的几何中心优势,利用辐射湖南、贵州以及周边区县的区位优势,秀山通过建设专业市场,依托铁路物流和仓储配货,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业。武陵现代物流园区争取到2015年实现年货运量1000万吨,市场交易额2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