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中医药研究院
山楂、杏仁、莲子……这些药食两用的药材,在药店里有售,在超市里也有销售。不过,药店里的标价往往高出超市里几倍。长期以来不少市民认为,超市、商店里售卖的与药店销售的根本不是一回事,药店贵得有道理。那么真的是这样吗?本报记者向河北省中医药研究院的专家进行了求证。
采访
超市PK药店卖的一样吗?
在青园小区附近一家药房门口,市民郭先生告诉记者,他购买百合、枸杞子这些药食两用的药材时,绝对要从药店里购买,因为他觉得超市里卖的与药店卖的绝对不一样,但问及区别在哪儿,郭先生则称“说不清楚”。
记者在几家药房门口采访了10位市民,其中8人认为药食两用的药材药店里销售的与外面的有区别。“我经常会买点百合,但只是从药店买,尽管贵点,不过认为这才是真正的药材。”69岁的马女士说,药材就该从药店里买,超市里买到的百合绝对没有药性,只是普通食物。
“怎么会有区别,有区别为什么还叫同一个名字?”来药店买药的韩先生则认为,药食两用的药材无论超市、药店售卖的无任何区别,有从事中医的朋友也告诉他没有太大区别。“药店的那么贵,为什么要选择贵的?”
调查
药店价钱比超市贵几倍
9月22日,针对山楂、薏米仁、杏仁、百合、莲子等这些药食两用的药材,记者走访了多家药店、超市、市场,发现药店的价格均高于超市、市场价格,有的甚至高出几倍多。
在一家超市里,该超市售卖的枸杞一斤标价为26.9元,最高的为48元一斤。但在记者走访的几家药店,枸杞价格均高于26.9元,一家药店甚至一斤就要150元,是超市最高价的3倍多。对于功效的问题,记者在药店、超市里也得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超市的工作人员称“没有区别”,药店的工作人员则称“那肯定不一样啊”。
超市内薏米的价格为1斤15.8元,一些批发市场价格则更低,接近10元。而记者走访的3家药店价格则分别是一斤23元、18.5元、38元,没有一家低于15.8元。
多家药店的工作人员称,超市里售卖的药食两用的药材根本无药效,只是普通食物。对于原因,各家药店的说法也是五花八门,有的称种植方法不一样,有的称处理手法不一样,还有的则称不是药材的产地。
求证
药食两用中药“因药而异”
9月22日,记者就此采访了河北省中医药研究院的专家。该院综合办公室、康复科主任王丽丽介绍,药食两用的药材“因药而异”,有的超市和药房卖的不太相同,有的则没什么区别。
两者的区别主要有两点,一是药店出售的部分药食两用药材是经过炮制的,通俗来说就是经过了加工,而超市出售的则没有这一道工序。比如薏米,超市买来的是生的,药店则是“熟的”。
其次,药食两用的中药也会因其产地、等级的不同而出现品质的差异,比如气候、土壤等条件的不同会使其药用成分产生细微的差别。药店里出售的部分药食两用中药的药用价值会更高一些,但并非全部如此。
王丽丽称,在卫生部公布的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中药名单中,有些中药如黑芝麻、红小豆、大枣等,更倾向于作为食物,在超市广泛销售,医院和药店已很少配备。
药食两用的中药到底该去药店买还是去超市买?王丽丽称,要看用途。中药通常作为复方配用,很少单一使用,如何配合、剂量多少需要有医生的指导,即使是药食两用的中药,也建议去药店按医嘱成服抓药。如果市民仅仅是想要将某种中药作为单一味的食物食用,以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则完全可以去超市购买。
小贴士
这些既是食物又是药
丁香、八角茴香、刀豆、小茴香、小蓟、山药、山楂、马齿苋、乌梢蛇、乌梅、木瓜、火麻仁、代代花、玉竹、甘草、白芷、白果、白扁豆、白扁豆花、龙眼肉(桂圆)、决明子、百合、肉豆蔻、肉桂、余甘子、佛手、杏仁(甜、苦)、沙棘、牡蛎、芡实、花椒、赤小豆、阿胶、鸡内金、麦芽、昆布、枣(大枣、酸枣、黑枣)、罗汉果、郁李仁、金银花、青果、鱼腥草、姜(生姜、干姜)、枳椇子、枸杞子、栀子、砂仁、胖大海、茯苓、香橼、香薷、桃仁、桑叶、桑椹、桔红、桔梗、益智仁、荷叶、莱菔子、莲子、高良姜、淡竹叶、淡豆豉、菊花、菊苣、黄芥子、黄精、紫苏、紫苏籽、葛根、黑芝麻、黑胡椒、槐米、槐花、蒲公英、蜂蜜、榧子、酸枣仁、鲜白茅根、鲜芦根、蝮蛇、橘皮、薄荷、薏苡仁、薤白、覆盆子、藿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