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本报地方新闻版刊发《丹东要做中国“满药之都”》一文后,引起读者的关注,提出什么是满药,满药有哪些特点,发展现状如何,如何抢救和开发等疑问。为此,记者作了进一步调查。
满药有着悠久历史
满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数较多的民族之一。历史上有“肃慎”、“挹娄”、“勿吉”、“”、“女真”等不同称谓。早期的满族先民治病救人的主要办法是请萨满跳神祈祷。在金代,女真人就有“疾病无医药,尚巫觋,盖由来已久矣”之说。在缺医少药的情况下,满族先民只能寄托宗教信仰,仰仗臆想或意念里超自然的神秘力量,设法解除病痛。 《满洲民族志》记载:萨满时常结合针砭术治病,兼施杏仁、芥子、白苏、麻黄、栀子、元胡、沙参等药物。直到近代,萨满一面跳神治病,一面用药行医的现象绵延不断。在特定时期、特定区域,萨满不仅是萨满教的教理、教义、教规的载体和传承人,也是满族民间医药卫生保健智慧的传承者。
满族医药知识体系初步形成于渤海国时期,到了金代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据史料记载:“金代始设太医院”,还设置了“尚药局”、“惠民局”等,对一些药物的产地、采集、加工、经济价值和医学知识,有了比较明确的了解和认识。 《金史》中记载的药物有人参、五味子、黄柏、地龙等10多种,对人体生理病理、病因病名也有详细记载,并提出“地寒因感疾”、“风疾”、“寒疾”等几十种疾病及治疗方法。同时还记载着满族使用金丹、敷药、艾灸、温泉洗浴等预防治疗疾病的方法。到了17世纪,伴随着清王朝的建立,满族医学医药摆脱了萨满原始状态,吸收汉族和其他民族医学的精华,进入大发展时期。近代,满族传统医药作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大量存在和散落在民间。
抢救满药亟须有力措施
“满族传统医药是满族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个重要项目。满族医药的发展填补了民族医药中满药的空白。 ”丹东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满族传统医药新编》主编张凌巍介绍。满族传统医药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临床技术,治疗方法。包括针灸法、刮痧法、温泉浴法、药酒疗法、躲避法、热敷法、正骨疗法等;二是治病的物质手段,即药物。包括单方、验方、偏方、秘方,以及丹、散、膏、丸之类的方剂或成药。满族传统医药一向是医、药并重,因症施医,对症下药,终极目的是药到病除,医后无患。满医用药时,考虑到治病的多种要素,往往一病多药,注意综合治理,标本兼治。这同中医中药传统医药方略不谋而合,表明满族传统医药文化与中医中药传统文化的大智慧是相通的,并且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如何抢救处于濒危状态的满族传统医药?措施有力方能使其走向“新生”。首先是建立满族传统医药的资料库和数据库,把大量散见于古籍文献中的信息收集起来。其次从满族聚集地区的方志中和全国11个满族自治县的地方文献史中,搜集整理有关满族传统医药方面的资料和信息,从中可以了解和掌握若干关于满医、满药的内容。同时,还要广泛地开展民间普查。满族传统医药文化,藏在古籍文献和历史档案中的毕竟是一小部分。“大量活态的满族传统医药文化,一直流传在满族聚居地和满族民众之中,至今仍然不同程度地发挥着救死扶伤的作用,特别是在缺医少药的偏僻农村。可以断言,满医、满药至今仍存活在满族民间,流传在满族民间。 ”丹东药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秀君说。
丹东扛起“满药之都”大旗
近年来,丹东以“满族医药国际论坛”为平台,以产品显现的满族元素为介质,使濒临灭绝的满族医药文化得以复苏、壮大。 “抢救、保护和传承满族传统医药,对充实和丰富中医药宝库,拓展现代中医药学研究的学术空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满族传统医药为现代医药的研制和创新,预置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在这广阔天地是大有可为的。 ”丹东市经贸委副主任哈元杰介绍说。目前,丹东地区满药药材种植基地达175万亩,品种100余种,生产加工企业10余户,已经初步形成药材种植基地化、加工精细化、产品品牌化的满族医药产业发展格局。
6月,丹东市下发了《关于大力扶持丹东满族医药产业发展意见》。 9月,以“挖掘满族民间医学遗产,弘扬满族传统医药文化”为主题的2014年第三届满族医药国际论坛在丹东召开,会上,丹东市市长石光宣布将满族医药产业培育成丹东的新兴支柱产业,将丹东打造成中国的“满药之都”。丹东满族医药产业如沐春风,发展驶入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