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三农中国》报道:2008年,一盆名叫奔驰牡丹的极品兰花,价格被炒到了180万元,2009年,大蒜的价格,翻了10多倍,一公斤大蒜,卖到了12元。农产品的炒作,给跟风种植的农民,造成了极大的损失。眼下在云南,有一种东西叫玛卡,正被迅速的推广种植,它的市场行情,也被很多人看好,玛卡是什么,行情看好的同时,有没有潜藏的危机?会不会不如兰花大蒜的后尘?
玛卡,个头不大,外表平淡无奇,它原产于南美洲的秘鲁,是十字花科高原植物。2002年引种到我国云南,如今在丽江、香格里拉、昭通等地有了规模的种植。打开网页输入“玛卡”,会发现在网上有人已经拿他和虫草、人参相提并论,对于它功效的宣传,有着不少的内容,玛卡的价格也是贵的出奇。在北京的一家玛卡直营店,店老板是这么说的:
这边有黄金玛卡,450一克,这个是320一克。这边有黄白的,黄白的要普通一些,2块8一克。
按照店老板的说法,以最便宜的进行计算,一克2.8元,一斤就是1400元,这个价格,难道不高么?在昆明最大的药材批发城新螺蛳湾,玛卡的价格也不便宜。 全国统一的,最低价格是988,一盒是350至450元。
玛卡的最佳收获时节,在每年的12月份,眼下过了最佳采收期,农民老和却说:很多种植户和他一样,地里会留着一些玛卡,舍不得卖,因为价格越来越高,卖的越早亏的越多,而他则放着好好的房子不住,晚上就坐在地里,一边生火取暖,一边看着玛卡。
看他们来买玛卡的收购商太多了,我就觉得价格还会更好。晚上要守着玛卡,怕有人来偷。老和说,他没有想到,玛卡的行情会这么的好,价格会这么的高,他后悔自己种的太少了,他决定四处找地,在2015年,将玛卡的种植面积扩大到20亩以上。可问题是,如果玛卡的行情突然下跌,又该怎么办?面对记者的问题,老和是这么说:“这样啊,这样我们也没有办法。”
玛卡的效益,是种土豆种玉米效益的几十倍,当地的农民纷纷改种玛卡。根据云南省官方统计数字,玛卡的种植面积呈现几何式的增长,2014年云南省种植面积26万亩,2015年预计将突破50万亩。可是这种持续蹿高的价格能够持续多久,玛卡产业的发展是健康的吗?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高山经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薛润光,说出了他的担忧:产量高了,但是我们质量跟不上的话,以后也会被市场淘汰的。
业内人士分析:农产品价格会有怎样的走势,有没有潜在的风险,需要考虑几个因素。首先,在行情看好价格蹿高的时候,要看它的背后有没有炒作嫌疑。目前,玛卡的鲜果、干果有效成分的检测以及能达到的效果,都在进一步研究中,而在网上玛卡可以提升男性性能力,立即见效的广告信息也随处可见。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高山经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薛润光认为,市面上宣传说玛卡是植物伟哥,今天吃了今天就有作用,这个肯定不是玛卡,玛卡价格走高的背后有炒作的嫌疑。分析的第二个因素,要看供求关系,薛润光说:玛卡的量一旦多了,价格就会下来,这是规律。分析的第三个要素,则要看农产品的质量,目前一些农户,看到玛卡赚钱,除了扩大种面积,开始依靠施化肥打农药来提高玛卡的产量,薛润光认为,这样的做法将大大伤害这个产业。
玛卡的大小,不是一个绝对的要求,不是说玛卡越大越好,追施大量的肥料以后,玛卡个会大,你大到100克200克的时候,它就不是玛卡了。云南的滇西北、滇东北是高寒地区,很难找到一个产业来解决农民经济收入的问题,当地农户跟风种植,出发点值得理解。可问题是,这个产业如果没有积极的引导、合理的规范,即使当下行情再好价格再高,迎接它的未必就是春天。
农产品被过分炒作,对整个产业造成损害,进而损害农民利益的例子有很多。太多的例子太多血的教训,提醒咱们农民朋友,在跟风种植的时候,一定要有规避风险的意识。同时我们也想说,我们呼吁与这个产业相关的政府部门以及研究机构加快调查研究,普及相关知识,为整个产业的发展立下基本的规矩,这是对消费者有利,对种植者有利的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