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标准”成为中药材发展“助推剂”

   2015-06-02 370
核心提示:  我国素有草药大国之称,但在近年来销量猛增的国际草药制品市场,市场占有率却不敌德、日、韩、美等国,一直徘徊在5%至6%的低


  我国素有“草药大国”之称,但在近年来销量猛增的国际草药制品市场,市场占有率却不敌德、日、韩、美等国,一直徘徊在5%至6%的低位。长期以来,国外大量从我国进口中药提取物,主要是用来开发植物药,再高价返销到中国,被戏称为“中国原产,韩国开花,日本结果,欧美收获”。

  中药材被人家当“草”一样贱收贱买?原因很简单,中药材没有国际标准,人家可以把你那个独一无二的“中”字抛开,按照自己的西医标准制定市场规则,甚至直接使用食品标准,中药材也就只能任人宰割了。一些发达国家为了保障在国际草药市场上的利益,以安全为借口设置了形形色色的贸易壁垒,不断加强对进口中药产品的管理措施,制定或提高对相关质量的技术要求,加高“绿色贸易壁垒”,严重阻碍了我国中药材走向世界。

  以中国的人参产业为例,数据显示,全球人参每年总产量不到1万吨,我国年产量则占将近八成,但产值却不及全球产值的5%.据称,中国的万家参企也抵不过一个韩国“正官庄”。韩国人参品牌“正官庄”仅2010年收入达120亿元人民币,而我国人参年产值却仅有16亿元。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其深层原因或为我国在中药材国际标准席位的长期缺失。就人参而言,核心是中国的人参产业标准没有形成合力,因此无法形成有强大竞争力的品牌。

  标准化、规范化是现代产业化发展的题中之义。没有标准和规范,其生产、流通、使用的监管就无法可依、质量安全就难以保证。在市场竞争中,谁掌握了标准的制定权,谁就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技术和经济竞争的主动权,谁就拥有更强的竞争力。

  而制定统一的中药材标准,更是中药材走向世界的“助推剂”。我国人参的标准据说有60项,药典有药典的标准、食品有食品的要求,农业有农业的标准,加工成红参还有标准。这一大堆标准实是一盘散沙,没有形成标准合力,直接造成中国参业难以诞生与国外企业抗衡的力量。因此,在制定统一的人参标准基础上,更要从产业发展角度推动人参标准制定的国际化,才能推动我国人参产业规范化、持续化、健康化发展。

  ISO去年正式颁布由我国相关机构研制的“人参种子种苗国际标准”,无疑为中医药拥有国际标准打开了一扇窗,开启了一道门。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th101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商务合作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养生联盟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鲁ICP备130211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