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山西省中药材、中药饮片地方标准研究工作任务发布会”在省药检所召开。经过反复筛选认证,40个中药材和3个中药饮片被确定为首批修订的品种。
山西省药检所所长樊开珍称,我省有中药材1116种,种类占全国的1/4,除了《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收载的600多种,我们不可能也没有能力把其余品种全部收入到地方药材标准中。之所以选择这43个品种,是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考虑。
首先,我省一些生产企业产品中所使用的部分原药材非常特殊,如山西广誉远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名优产品龟龄集胶囊中的蜻蜓、雀脑等,山西振东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复方苦参注射液中使用的白土苓等,多数为本省企业独家生产,所使用的特殊药材不仅《中国药典》没有收载,就是在其他省(市、区)的地方标准中也少见收载,因此,我们将其列为本次的研究品种。
其次,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我省许多医生形成了不同的用药习惯,同时民间也流传着一些偏方验方,所使用的品种也非常独特,如具有涌吐风痰、清热解毒、杀虫功效的藜芦;具有涌吐痰食、除湿退黄功效的甜瓜蒂;具有除虚热、止汗功效的浮小麦;基元和形态机构与冬虫夏草相近的香棒虫草等品种,有的至今未建立标准,有的虽然87版地方标准收载,但不能有效控制质量,造成了质量监管的空白或缺陷,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因此,有必要尽快纳入标准管理或提高现行标准。
另外,我省道地药材和特色炮制品种,以及主产且影响较大的品种均被优先考虑。我省作为中药材大省,有些品种产量很大,在国内中药材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其质量优劣直接影响用药安全和我省“晋药战略”的实施。如清热解毒常用的连翘,我省的产量占到全国的50%以上,而青翘又是其中的主要产品,因此,将其纳入本次的研究范畴。
省食药监局相关人士称,旧版《山西中药材标准》已经严重落伍,不仅无法指导山西地方中药材和中药饮片的生产、检验和监督,也制约着山西从中药大省向中药强省迈进的步伐。此次中药材、中药饮片标准制定工作的开展,不仅有利于群众的安全用药,还将推动我省医药产业的健康发展。
入围中药饮片和中药材
中药饮片有:苦参炭、醋白芍、醋葛根。中药材有:蚂蚁、蚕蛾、蜻蜓、雀脑、虾仁、藜芦、莲花、壁虎、獾油、地椒、龙葵、驴皮、党参(潞党参)、黄芪(恒山黄芪)、连翘(青翘)、白土苓、鲜地龙、绿豆皮、黑柴胡、黄芫花、甜瓜蒂、水蔓菁、北败酱、还阳参、葫芦蛾、绞股蓝、雷公藤、黑老虎、牛大力、千斤拨、沙嵩子、溪黄草、祖师麻、金莲花、浮小麦、狗脊贯众、太行虫草(香棒虫草)、荚果厥贯众、珍珠透骨草、白花蛇舌草。
中药新标呈现三大亮点
【亮点1】向《中国药典》看齐
旧版《山西省中药材标准》中,只对中药材的性状、炮制方法、性味、功能主治、用法用量做了简单陈述,而且只有文字表述,没有图片说明。此次新标准的编制,在药材质量标准的正文中,不仅包括药材的来源、性状、鉴别、检查、浸出物、含量测定、炮制、性味与归经、功能与主治等项,还要加入显微鉴别等先进的表现方法。
【亮点2】外源污染物重点检测
为实现“质量可控”的目标,新标准的制定过程中,将重点检测外源污染物对中药材的影响,并根据药材来源、用途及质量属性,分别对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等项目作出规定。其中,对规模化种植的植物类药材设立农药残留和有害元素检查项目;对人工养殖的动物类药材,设立药物残留和相关外源性有害物质检查项目;对传统加工和养护过程中使用硫黄熏蒸的药材,设立二氧化硫残留检测项目等。
【亮点3】资源环境双重保护
为保护生态环境和野生药材资源,山西省中药材、中药饮片质量标准不增收以一级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物种、濒危野生动植物、资源枯竭的野生动植物为来源的野生药材。对某些资源濒危或接近枯竭,但疗效确切、临床需求,我省已有人工栽培或喂养历史的药材,可考虑收入我省地方标准。同时,在新标准的研究中,将尽量采用毒害小、污染少、不用或少用化学试剂的检测方法,必须使用时,尽量采用毒害小、污染少的试剂、试药,避免使用苯等毒性大的溶剂。使用有毒化学试剂时,将按实验室安全要求处理废气废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