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涨价利润提高 青岛中药价格成倍翻番

   1970-01-01 健康生态场健康生态场160

  “原来去看中医,都是图便宜,一服药几块钱,可现在便宜的一服中药都得几十,跟以前相比,中药价格翻了好几倍啊。”近日 ,有不少市民向记者感叹道,中药价格飙涨让自己有点难以接受。记者随即走访了岛城多家药房和中医院,看看曾经以“简、便、验、廉”著称的中医现在都“贵 ”成啥样了。

  ◎体验

  看中医花了两百多西药五十就搞定

  8月28日,记者以患者的身份前往海慈医院 ,经过一番诊断后记者拿到了医生开出的药方,问医生这大概要多少钱,医生说,“这个不贵,你去划价处就能看到具体多少了”。随后记者来到划价交款处,算算总价还真吓了一跳,开了5服药,需要200多块钱。记者询问工作人员:“看看嗓子痛咋这么贵?”里面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现在中药这么贵,你这还算便宜的了。”

  记者在排队时还看到市民张大爷也在排队抓药,他告诉记者:“我是年纪大了,有风湿的老毛病,以前看中医是觉得实惠,现在越来越贵了,尤其这两年,弄得我考虑是不是该去看西医了,原来一次也就两三百,你看这一个月的药就是八百多,有点吃不消啊。”为了进行对比,记者又来到市立医院,挂号西医同样看了嗓子上火,医生给开了消炎药、牛黄解毒片、金嗓子和西瓜霜喷剂,记者随后看到划出的价格是五十多元,与前面去看中医相比,着实便宜了不少。

  ◎探因

  A 去年西南大旱,中药材价格翻番涨

  记者来到位于延安路附近的一家有中药材出售的药店,药店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像阿胶,前几年两三百就能买到一公斤,到了去年涨到六百多,今年已经突破一千了,有一阵到了每公斤一千三。还有像金银花,去年这时候也就每公斤三百,你看看现在都八百多了,这个涨法谁受得了。”

  从海慈医院负责药材采购的白主任处,记者了解到的情况也很类似:“中药材价格一直在涨,我们也没办法。按照这两年的行情来说,药材基本都有涨价,只是幅度不同,有些药材价格翻了几番 。像三七参,原来三四块钱一棵,现在涨到了十几块。还有一些像穿山甲之类的动物类药材,由于属于保护类动物,不容易买到,所以价格也越来越贵。再加上现在药材种植受天气等影响大,导致价格上涨,我们的进货价格也只能抬高。”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由于我国中药材主要产自川广云贵等南方地区,去年西南大旱导致多种药材减产达一半以上,再加上现在物价上涨,人力、运输等成本都在涨,中药价格上涨也就在所难免了。

  B 为降低患者花费,医生无奈换便宜药材

  在位于江西路上的张鸣中医诊所,记者采访了有着二十多年从医经验的张大夫,据张大夫介绍:“原来一服药便宜的能有几块钱、十几块钱,但现在基本都翻番了,便宜的也达到了三十块钱,但考虑到患者的花费,我们也会尽量把一服药的价格控制在不超过40元的范围内,不能太高。”

  张大夫还告诉记者:“中医主要是同一种病可以有很多种药方,医生根据患者不同,可以开出多种药方,用药也会有不小的差距,所以一些患者谈到自己觉得这服药比较贵时,我们会考虑换掉一些比较贵的药,用其他相对便宜的药来替代。这也是没有办法,虽然药便宜了,药效稍微打点折扣,但我们看病也得考虑到患者的承受能力。”

  说到药材的来源,张大夫说药材基本都是自己从药材市场进货的,虽然像同仁堂等药店也提供药材销售,但价格上普遍难以接受,只要自己具备识别药材产地和真伪的能力,还是去市场选购成本低,这样开出来的药价格才会低,毕竟中药是中医的主要成本。

  C 大处方加名贵药,让费用“更上一层楼”

  延安路一家药店的老中医谭大夫向记者谈起了中医的痛处,谭大夫告诉记者:“现在药价是涨了,但很多中医药方价格高是因为用了一些名贵药材,像人参、鹿茸、冬虫夏草等,但对于普通患者来说,这些药完全没有必要,像冬虫夏草,并不是它的疗效多好,而是来源渠道少,产量少才让其价格很高,但很多名贵药材的疗效与药价并不相符,而且人体对于这些草药的吸收能力是有限的。例如人参,普通种植的就能满足药方所需,没必要使用野生的,那样只会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也造成药材疗效的浪费。很多患者觉得自己的病挺厉害或者是老毛病,觉得一二百的药方看不好自己的病,这是一种错误的看法,明明便宜的药就可以,为什么要用那些贵的药呢,像野生药材,随便往药方里放一点就会让价格翻几倍,这些药很多都是一克就上百甚至几百。”

  谭大夫还说道:“很多医生开药方都是开了过多的药,一般小毛病,十味左右的药就够了,甚至可以更少,那种一个药方达到二十多种药的,除了大病和一些多年的老顽疾,基本没必要。尤其是中医,药方浮动空间大,用药种类灵活,给了不少人钻空子的机会,用这个药也行,用那个药也行,但选贵的还是选便宜的,是让医院和诊所多赚钱还是让患者少花钱的问题。”

  D 中药随行定价,药价越高利润越大

  记者咨询了物价部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中药属于按照农产品进行管理,物价部门并不制定指导价,完全遵循市场定价的原则,市场上药材涨价,销售时也只能跟着涨价,药店和医院出售中药材都是按照进价再加价20%来销售,只要不超过这个范围,都是合法经营。这几年中药的需求越来越大,再加上中医热,但中药材产量尤其一些野生药材的产量却逐年减少,种植产量也不稳定,所以中药价格波动是一种正常的市场供求的反映。”由于中医遵循这个定价原则,这样中药材涨价反而可以给销售带来更多的利润 ,药方开得越大,药价越高,利润也就越大,而最后的负担还是要由患者来承担。原本卖一百元中药的利润能有二十元,现在涨到三四百元后,利润也随之翻了几番。

  记者在延安路一家药店也看到,同样的药材,很多都分野生和种植、优质和普通的等种类,很多药材都分一二三等,不同的加工方法也让价格有了不小的差异,像一家药店内有一种水蛭的钒水货是六百元一斤,而清水货则要贵出将近二百块钱,如果是新鲜的则价格非常低,只有几十块钱一斤。而一位药店的负责人也告诉记者,许多人来买药时只知道药名,但具体药材是什么样、怎么加工的、品质如何等基本都不懂,所以很容易被蒙蔽。

  ◎声音

  盼着给中医败败火

  “以前都是没钱看中医,现在成了谁有钱谁看中医了。”在采访中一位市民告诉记者:“以前我经常买中药泡水喝,夏天能去火 ,还保健。可现在动不动一小包就几百块,哪还喝得起,只能改喝茶叶了。”叫苦的不只是去医院和诊所的患者,由于中药材涉及的面广泛,很多日常应用也会用到,不少市民也是深受其苦 。市民孙女士就告诉记者:“中药不像猪肉,贵了可以不吃,或者吃点便宜的,得了病由不得人啊,咱也不能因为贵了就不吃药了、不看病了吧?”

  业内人士许先生告诉记者:“现在中药涨价,一方面是买的人多、卖的人少,也有少数人趁机靠投机囤积药材,故意哄抬价格,但一些大型的医院和连锁药店都是从外地直接进货,受影响还能小一些。要让中医看病价格降下来,就得让中药降价。这个不是靠控制就能解决的,关键还是要多鼓励药材产地种植药材,我们现在出去进药经常碰见拿着钱买不到药的情况,再加上有人趁机起哄,能不贵吗?只有草药产量高了,价格能稳住,既让药农赚钱,保持种植的积极性,也让药材价格控制在患者基本都能接受的程度。再就是也可以像应对猪肉涨价那样,储备一些用于关键时候平抑药价。”

  ◎相关链接

  中医面临后继无人的尴尬

  多位中医大夫在采访中都表示:“当今中医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后继无人,而有经验的老中医随着年龄的增长正在逐步减少。因为学中医周期长,见效慢,成材率低,看病的原理很复杂,病人也都愿意相信老中医,而老中医往往都是坐专家门诊,这自然也比普通的门诊要贵一些,一般看中医的病人很少愿意去找年轻的大夫看。年轻人即使愿意学中医,但是却没有人愿意去找他看,导致现在一些愿意学中医的年轻人积极性降低,学了一段时间之后给病人看病觉得没有成就感,大多也就跳槽了。现在想学医的年轻人都去学西医了,学西医好上手,学得快,有市场,而中医近几年才逐渐开始被重视。中医能够在中国传承几千年,自然有其强大的生命力,如果看中医没有效果的话不是早就被淘汰了吗?这都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精华,如果就这样丢了的话确实太让人心痛了。”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商务合作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养生联盟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鲁ICP备130211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