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野生中药材因“渴”濒危

   1970-01-01 健康生态场健康生态场80

  云南持续3年的干旱致使中药材产量“告急”,其中重楼、红叶大蓟、白芨、云防风等云南地道的野生中药材更出现资源短缺、有价无货等情况。

  三七三年连续递减400吨

  昨日,记者在菊花村云南中药材专业市场调查发现,大部分中药材价格都有上涨趋势。其中,三七被商户一致认为是涨幅最明显的。“2010年上半年,三七仅是100元/千克,卖到600元左右,价格连翻6倍。而且进价也高,每公斤就只能赚个几十元钱。”云南庆翔中药材铺的工作人员说。

  “2009年云南三七产量稳定在1200吨左右,但自遭遇干旱以来,前年三七产量仅为800吨,去年更锐减至400吨。连续三年,云南三七产量以每年400吨递减。”云南省药材行业商会常务会长余应康介绍,干旱导致产量骤减是三七涨价的主要原因。“目前全国三七产量的98%左右都产自文山,云南持续的干旱使得三七产量大幅减少。三七要3至5年才能成熟,在育苗期间,需要大量的水分才能成活,再加上大棚移栽等工序,在风调雨顺的时期成活率能在80%,而现在成活率仅能达到30%左右。”

  文山一位药材商人介绍,3年前一棵三七苗仅需3分钱,现在需要2元多。再加上成活率低、水分不够、生产成本高等因素,很多农户只能听天由命,三七产量急剧下滑。

  8成品种都涨价

  “两年前我买太子参仅仅只用20元每公斤,现在居然涨到了300多元。”拿着刚称好的一公斤太子参,市民周大爷有些咂舌。他没想到,仅仅时隔两年,同样的一种中药,价钱竟涨了15倍。

  记者还走访了市区多家中药店,发现不少中药都有涨价。在市区炎黄国医馆,工作人员正在调整部分中药材价格,涨价榜上柴胡、川贝、金银花、香附、天麻等常见植物中药略长。

  据云南省药材商会统计显示,由于中药材成熟周期较长,连续干旱对中药材生长造成较大影响,尤其是对根茎类药材影响最大,很多中药材产量不断减少。目前市场上的中药材品种80%都在涨价,年平均涨幅在30%左右。

  名贵野生中药有价无货

  “云南道地野生药材红叶大蓟,产量从3年前的每年1000吨左右骤减到现在的每年10余吨。从数据上可以看出,由于干旱,野生药材资源濒临枯竭。”对此,余应康显得颇为忧虑。

  “家生药材可通过改良技术、扩大种植面积来解决需求,但部分野生药材资源就‘性命’堪忧了。由于天气持续干旱,山上很多野生中草药出不来苗,云南道地野生中药材正面临严重的资源短缺,很多省外药商高价求购都没有货源提供。”余应康说,像重楼、红叶大蓟、白芨、云防风等,都是云南驰名的野生中草药。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重楼,因为它是云南多种知名中成药的原料,需求量一直保持旺盛,每年大约在1000吨左右。“目前,很多药商拿着钱都买不到,一些药厂由于原料紧张、价格较高也被迫停产。”余应康说。

  省药材商会将在大理、文山建仓库

  云南省药材商会预计,当前云南干旱仍在持续,中药材供应紧张的局面还将持续,未来一段时间中药材价格波动仍较大。

  针对目前情况,余应康表示,从产地、源头控制,减少中间流通环节是稳定中药材市场价格的可行办法。云南省药材商会将在大理、文山等地建立药材仓库,平衡中药市场供需储备,并帮助药材产地农民建设药田水利喷灌设施。省药材商会坚决不允许业内会员单位哄抬物价,将顶住“压力”让中药材市场供需平稳。 记者廖晶蓉报道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商务合作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养生联盟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鲁ICP备13021185号